随着各地疫情优化防控政策的出台,药品供应和购买情况成为大众关注焦点,京东上连花清瘟和布洛芬断货,阿里健康大药房虽可购买相关药品但订单可能延迟,这确实牵动着很多消费者的心。
药品断货情况
在深圳地区,京东平台以岭药业48粒装连花清瘟胶囊以及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已卖断货。这显示出当前消费者对这些药品的需求极为迫切。在疫情防控调整时期,许多人希望在家中储备一些药品,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感冒发烧症状,这种断货情况反映出市场供应与当下民众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有疫情带来的突然需求增加,也有供应环节尚未完全适应的原因。
从全国情况来看,不仅仅是京东平台,许多线下药房部分药品也出现了缺货的情况。不同地区不同药房,药品供应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导致很多消费者到处寻找想要购买的药品。
平台订单延迟
在阿里健康平台,多数感冒消炎药虽能购买,但提交订单时会提醒消费者受疫情影响订单可能延迟。这对于那些已经生病或者担心生病的消费者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事情。有部分网友在网上吐槽,好不容易买到药,发货时间可能很晚。线上平台作为很多消费者购药的重要渠道,这样的订单延迟让消费者只能焦急等待。
这其中一方面是物流受疫情影响,配送人员可能不足;另一方面可能是药店库存管理与订单处理之间存在问题,无法快速将药品发出,导致大量订单积压。
上市公司应对
以岭药业称正在采取措施扩大生产,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多家上市公司对相关情况作出回应。新华制药表示自己是全球重要的解热镇痛类原料药生产企业,主要品种产能和规模领先。他们预计明年解热镇痛类药物的订单会好于今年。华润三九称四季度感冒发病率高,目前感冒药订单充足销售良好。这些上市公司的回应给市场带来了一定信心,保障药品供应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各企业积极应对,也是为了在这个特殊时期满足人们的用药需求,同时在面临市场需求大增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抓住这一发展机遇。
销售数据体现热潮
九州通11月防疫抗感品种中的14个重点抗病毒类品种含税销售合计约12.9亿元,同比增长达387%。这一数据充分体现出当前感冒发烧类药物的热销情况。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药品的销售数字在不断上升。这一数据背后是大量消费者的购药行为。
消费者看到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为了自身健康,积极购买药品。同时,也不排除一些人有过度购买的情况,导致市场上部分药品暂时供应不足,从而出现了销售数据上的大幅增长。
商家涨价问题
消费者购药热情大增时,部分平台的零售店趁机涨价。而以岭药业表示供货价格保持稳定。商家的涨价行为是违背市场规律和商业道德的行为。在民生需求关键时期,药品保障供应应该公平公正合理价格。对于商家来说,短时间的涨价可能会获得一些利润,但是从长远看会损害品牌声誉。
一些药店因为涨价被消费者投诉后,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也在加强监管。很多地方都出台了政策禁止商家在特殊时期哄抬物价,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用药安全提醒
不要滥用药,多种药混在一起吃会有副作用风险。这一点非常重要。虽然大家购买药品的热情很高,但是正确的用药方式才能保证健康。不同的药物同时服用可能会增加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同时也要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药品,注意辨别真伪。
一些非正规的药品可能无法保证质量和安全性,可能会带来更多健康风险。相关的药企包括以岭药业也在通过官方渠道提醒消费者辨别真伪,不要误购非本公司生产的假冒商品。
你是否也遇到了买药难或者订单延迟的情况?欢迎评论互动,也请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