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肺结核依旧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疾病,这其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点,比如患者该怎么生活、有哪些后遗症以及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患者的生活习惯
肺结核患者本身身体处于较为虚弱的状态。充足的休息是非常必要的,在治疗的过程中,许多患者都表现出精力不济,一整天卧床休息的时间较长。在山东的一家结核病疗养院里,很多患者每天至少要保证10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再者就是不能抽烟喝酒和食用辛辣食物。有一位患者在患病期间喝酒,结果咳嗽加剧,肺部疼痛难忍。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像散步等,能逐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但运动不能过量,有患者过度运动后呼吸急促难受。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为了保证身体能够有足够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来对抗疾病。有研究表明,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恢复速度比那些不注重生活习惯的患者要快上百分之三十左右。
肺结核的后遗症
肺结核的后遗症情况是很多患者关心的。在南方的一家医院里,某些经过肺结核治疗后的患者,身体出现了问题。虽然肺结核能被治愈,但是对身体器官的伤害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减退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发展成肝硬化、肝衰竭。比如一位年龄40岁左右的患者,在治愈肺结核后几年肝功能就不断下降。
还有患者会出现造血功能减退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患者经常头晕乏力,免疫力持续低下,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不便。后遗症一旦产生,治疗起来往往比较棘手。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是需要大众重点防范的。它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例如在人员密集且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里面包含着结核分枝杆菌就能传染他人。在东北某个小县城曾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几个人围在一起唠嗑,其中有一位肺结核患者,不久之后其他人也都被传染。
近距离的交谈、亲吻等亲密接触也很容易传染。还有共餐也有传染的风险,要是餐桌上有人是肺结核患者,一起筷菜的时候就可能被传染。因此和肺结核患者接触时做好防护很重要。
肺结核与肝脏健康
肺结核治疗过程中肝脏健康是不容忽视的方面。尽管大部分情况下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对肝脏、肾脏损伤不是非常明显。但还是有一定影响。在大医院对于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都要进行定期的肝功能检查。
有的患者会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转氨酶升高,这表明肝脏功能出现了一点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治疗方案,使用一些保肝药物等。医生对每一位肺结核患者都会强调这一点。肝脏一旦损害严重,治愈肺结核可能只是第一步痛苦的开始。
肺结核患者的隔离措施
肺结核患者的隔离措施非常关键。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疗养,都需要保证患者与他人尽量少接触。很多医院为肺结核患者设置了专门的病房。在病房里进行通风、消毒等操作。在家里患者最好有单独的房间。
家属照顾患者时也要穿戴专门的防护衣物、口罩等。进入患者房间的时候,像武汉有位患者家属,按照医生要求先用消毒水洗手,才进入房间送食物等物品。出房间后也要及时全身消毒。隔离措施到位能有效减少传播风险。
肺结核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肺结核治疗后并不是就可以完全放松。患者刚治愈后的一段时间还是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状况。比如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肺部CT检查,查看肺部是否还有异常情况。北京有患者治愈半年后又发现肺部有阴影,经过及时治疗才避免了复发。
患者在饮食、生活习惯上也依然要保持健康状态。曾经有位患者治疗一结束就开始抽烟喝酒吃辣,结果很快又出现了咳嗽等症状。所以即使治愈也要学会约束自己的生活习惯。
那么你或者你周围的人有没有遇到过肺结核相关的情况?欢迎评论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