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正文

舆情梳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否认高血压诊断值下调

近期,《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其中将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这本是一个医学进步的表现,却引发了广泛争议,甚至诊治标准改与不改的回应让舆情达到高峰,这是怎么回事?

高血压诊断标准调整内容

舆情梳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否认高血压诊断值下调  第1张

《实践指南》在高血压相关内容上的调整不可谓不大。把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从140/90mmHg调到130/80mmHg。同时,还形成了针对高血压的44个关键临床问题和102条推荐意见。这是众多医学机构通过研究给出的调整,目的或许是为了更早地发现和干预高血压问题。然而这一调整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引发了层层波浪。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标准如果推行,更多人的血压数值将被判定为高血压。比如在一些社区诊所,原本按旧标准不属于高血压的人群,按照新的标准可能就被划入了高血压人群,需要进行相应的关注和治疗。

中国高血压联盟的反对意见

微信公众号“医学界”发表的文章指出中国高血压联盟称不应下调标准值。中国高血压联盟从1999年就参与到高血压防治指南的相关工作。其多年的经验和研究使得他们在面对此次血压诊断标准调整时有自己的考量。

他们可能基于过去对高血压人群长期追踪研究的数据结果等原因。或许在他们看来,现有的高血压患者情况,包括年龄结构、地域差异等因素,都不支持现在就下调标准,毕竟一个标准的调整影响的是众多人的健康判定和后续医疗措施的改变。

药企相关利益的争议

微信公众号“健识局”说“诊疗指南,药企名利场”。这就暗指药企在指南调整中可能存在利益瓜葛。药企想让自己的产品能用于更多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然而《经济观察报》刊发的文章称《实践指南》制订委员会一位核心成员表示,没有拿药企一分钱,实验也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和成本效益换算。

舆情梳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否认高血压诊断值下调  第2张

从市场实际看,高血压是个巨大的用药市场。如果诊断标准下调,药品的使用群体扩大,可能确实会改变众多药企的市场布局。但如果没有利益关联,这些数据和结论又如何解释?这一争议难以轻易平息。

国家卫健委的回应及影响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回应未对诊断标准进行调整,这一回应让舆情达到最高峰。一方面,《实践指南》相关组织制定时应该也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另一方面,官方未调整又表明这样的调整面临很多问题。

这也使得民众感到困惑,不知道到底该遵循哪个标准。对于医疗体系也是个挑战,例如各地医疗机构已经做了高血压相关诊疗规划的,就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规划与策略是否需要调整等等。

专家与网民的态度

不少专家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更改要基于临床试验等多方面考量。而网民们的态度也是多元的。在微博平台大部分网民因突然可能变为高血压人群而吐槽。但也有部分网民意识到这样有利于民众关注心脑血管疾病。不同的态度反映出大众对自身健康和医学专业的认知差异。

专家们看重治疗的科学性,他们是从专业和学术角度出发。而网民更多是从自身突然被定义为高血压患者这种情感和对未来健康担忧的角度出发。

舆情梳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否认高血压诊断值下调  第3张

高血压药物市场格局影响

一是患病人数翻倍会使零售药房高血压用药可能迎来爆发。而且由于集采政策影响市场格局会不断优化出清。这对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想着扩大市场份额,但又面临竞争。

二是从长远看,即使用药量增加,但新药研发变冷,目前的药品基本满足临床需求,各个企业能够分到的市场增长份额也有限。这表明在复杂的市场和医疗态势下,高血压药物的市场格局不会轻易改变。

你认为在没有完全定论之前,大众在高血压健康管理方面应该怎么做?欢迎评论、点赞和分享文章。

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