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正文

滴滴顺风车整改重上线,新增多项安全措施并取消社交评论功能

滴滴顺风车整改重上线,新增多项安全措施并取消社交评论功能  第1张

5月19日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要求乘客和车主完成多项信息注册和学习。这一变化既带来安全升级的希望,也引发诸多争议,大家看法各异。

乘客视角的改变

一些乘客觉得虽然上传资料和学习政策繁琐,可更安全了。毕竟之前顺风车出了多起安全事故。在北京就有乘客表示,之前不敢晚上用,现在看到这么多安全措施,也许会尝试。这体现出部分乘客对安全措施的肯定。但是也有乘客担心,那些繁琐的步骤是否会让自己的隐私泄漏,像身份验证环节会不会使自己个人信息暴露在外,造成意想不到的麻烦。

从实际使用来看,如果在高峰时段,过多的步骤可能导致耽误出行时间。例如在上海早高峰,乘客如果着急出行,这些步骤可能影响心情和效率。

车主的顾虑

滴滴顺风车整改重上线,新增多项安全措施并取消社交评论功能  第2张

车主方面反应较大。像网友@w do就说不再用滴滴顺风车接人了。他们担心双向选择受限。在广州的一位车主表示,以前通过评价和标签能大致判断乘客类型,现在看不到,很不适应。一旦遇到不好沟通的乘客,就会影响出行体验。

而且每次接单都要人脸识别,这有多不便,在成都等城市,不少车主反映道路情况复杂,如果遇到信号不好等情况,人脸识别难以完成,还可能导致无法接单,影响收入。

评价标签功能下线

滴滴顺风车整改重上线,新增多项安全措施并取消社交评论功能  第3张

滴滴下线评价和标签功能后,乘客和车主都失去了提前了解对方的途径。对于顺风车这种需要社交元素的出行方式,原本这种功能能让双方心里有个底。

从社会交往角度来看,在一个陌生环境中,大多人都希望对即将同行的人有基本判断。比如在旅游城市,如果是游客打顺风车,没有标签评价真的很难放心乘坐。而且车主没有评价参考,也不敢轻易接单。

隐私保护强化

个人信息和头像仅自己可见,外显虚拟头像这一举措加强了隐私保护。这是针对之前隐私泄露问题的一大改进。

滴滴顺风车整改重上线,新增多项安全措施并取消社交评论功能  第4张

以前信息暴露太多,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像曾经有报道称某女子因为顺风车信息被泄露遭遇骚扰。现在从源头上阻止隐私暴露,对于用户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同时也让出行的陌生感增强。

地区未全面上线

目前滴滴顺风车在部分城市还未上线。河南许昌、安阳、郑州等地用户用不了。对于这些地区的用户,出行可能就没那么方便了。

在这些城市里,很多人已经习惯了顺风车这种出行模式。比如许昌的上班族,以前会选择顺风车上下班,现在只能换其他交通方式,增加了成本不说,还可能会耗费更多时间。

安全措施学习要求

用户要阅读安全措施页面10秒以上且完成测试。这有助于提升安全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可能会为了尽快完成而匆忙阅读,是否真能将知识代入到出行中不确定。

像南京有一些乘客觉得,这些知识确实有用,但是可以传授的方式更多样化,这样既不让大家觉得麻烦又能传授知识。

滴滴顺风车的整改是一把双刃剑。大家觉得这样的整改是真正能让出行更安全,还是增加了更多不便?欢迎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发表看法。

滴滴顺风车整改重上线,新增多项安全措施并取消社交评论功能  第5张

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