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正文

江淮汽车排放造假触红线 面临1.7亿元重大处罚

江淮汽车近年来面临诸多困境。先是创下中国车企因排放问题的最高罚金纪录,被罚1.7亿元,而这竟然是为了不到800辆车。这不禁让人质问,如此高昂的代价究竟值不值?

排放造假事件

江淮汽车排放造假触红线 面临1.7亿元重大处罚  第1张

江淮汽车的排放造假备受关注。早在2014年就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恶意修改发动机号售卖货车的问题。这反映了其管理层面存在漏洞。这样的行为不仅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表现,而且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声誉。在排放造假被发现后,企业的形象受到极大影响,品牌在民众心中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销量同比下滑

2019年上半年江淮汽车的销量不容乐观。即使纯电动乘用车有高达95.01%的增长,整体销量还是呈下滑态势。回顾2018年,乘用车的销量较2017年下降11.1%。这说明其在传统燃油车和整体汽车销售体系方面已经面临很大的压力。江淮汽车在不同车型间不停转换尝试,却未能很好地兼顾各种车型的发展,导致总体销量出现问题。

盈利陷入颓势

2019年第一季度,江淮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65亿元,同比下降69.13%。这点钱连1.7亿的罚款都不够交。企业解释原因是非经常性损益中的政府补助减少。与此同时,2018年其资产负债率已达71.10%,同比增长5.36%。国家新能源补贴资金没到位以及应收账款逐步增加都是部分原因,财务状况的恶化使得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多挑战。

江淮汽车排放造假触红线 面临1.7亿元重大处罚  第2张

自主创新的失误

江淮汽车品牌部称这是自主创新过程中的小失误。但这所谓的小失误造成的影响是如此巨大。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排放造假等不诚信的创新方式是不可取的。虚假的数据或许短时间内会带来效益,但长久来看,破坏的是企业根基。

新能源发展的局限

2015年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但业内专家认为这并不能给江淮汽车带来质的改变。尽管新能源汽车有销量增长,但整体销量下滑趋势未变。在新能源领域单纯依靠增长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注重技术研发以及市场布局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

企业应对战略

江淮汽车排放造假触红线 面临1.7亿元重大处罚  第3张

江淮汽车品牌部表示要按照国家补贴政策路线图,通过技术进步、产业链整合等消化成本。然而这些措施能否成功实施值得怀疑。从过往的表现来看,想要实现突破需要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在管理、研发等多方面的策略。

江淮汽车面临多方面的困境,那么它能从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吗?欢迎读者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希望大家点赞和分享。

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