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中考和毕业会考首次两考合一,开启教育新变革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个重要的关卡,尤其是地理、生物这两门本学期末就要考的科目。北京的初中学考关乎着毕业和升学,有非常复杂的细则规定,不同科目都有相应的考试方式和分值计算。
地理和生物的考试时间
初二的学生现在面临着地理和生物的学业水平考试。这可不是件小事,本学期末就要进行。这反映了教育体系对这两门学科的重视。这不仅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业成绩,还与未来升学挂钩。比如在中招录取里,要么选地理要么选历史,要么选生物要么选化学计入总分。
很多同学都在努力备考中,毕竟这两门学科的成绩现在已经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学科成绩了。学生们每天除了正常上课,还会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知识点或者做练习题,自己的努力和学校的教导缺一不可。
语文数学考试情况
语文和数学都是采用笔试的方式。语文考试时长150分钟,数学是120分钟。这意味着在语文考试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作答,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对于数学而言,120分钟也足够学生思考那些复杂的几何题或者计算难题。
像北京的一些学校,会根据这个考试时长规定给学生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例如在模拟考试时,严格按照时间要求进行。老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模拟来锻炼学生的时间分配能力,让学生对于每一道题大概花多少时间心里有数。
外语考试模式
外语的考试比较特殊,分为笔试、听力和口语考试,而且听力和口语考试与笔试分离。笔试90分钟,听力和口语30分钟。到了九年级学生有两次听力和口语考试机会。
有些学生可能对外语的口语考试比较发怵。在北京的一些中学,学校会专门安排外教老师来给学生训练口语,或者设立口语角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这么做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口语考试的模式,提高他们的分数。
其他科目考试情况
道德与法治、历史等6门科目采用笔试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方式,笔试时长70分钟。像在某些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会布置一些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实实在在的感受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体现。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不只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把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和认知。实践活动的开展也非常考验学校的组织能力,如何确保学生安全且有效的进行实践活动是个重要的问题。
成绩呈现和计分方式
成绩呈现分为原始成绩和等级成绩。原始成绩在中招录取中非常关键。比如语文数学外语都是100分,外语里笔试60分,听力和口语40分。其他6门科目分值80分,笔试70分,实践10分。
再如体育与健康40分,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10分。这种精确的计分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每一个部分都要重视,不能偏科。比如有些体育好的学生不能只依赖现场考试拿分,过程性考核也要注意。
开放性和社会实践活动计分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初中三年完成10次,每次计3分,满分30分,成绩要除以3后计入物理、化学、生物科目成绩。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10次共30次,每次1分,满分30分,这个成绩除以3四舍五入取整再计入相关科目成绩。
从日常来看,这些实践活动在学校课程安排里已经固定化了,学生们逐渐习惯这种学习方式。比如一些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去科技馆或者博物馆,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有助于提高实践活动成绩。
大家对这样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细则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点赞、分享并且在评论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