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公布,含1月合格性考试报名安排及问答
上海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关系到众多学生的学业进程,这里面的报考规则和成绩认定等规定复杂又重要,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对此感到头疼或疑惑。
本市考试院的工作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负责这项工作。其会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制作考生成绩单。这些成绩单由各区招生考试机构发放到学校和考生手里。它保障了这一复杂过程的有序性,在上海这么大的城市,涉及众多考生,每一个环节都是精确安排的,比如在2023年6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期间就有相应的工作安排。
从整个流程来看,从考试院到基层机构的协作十分重要。因为涉及成绩的准确性、转递的及时性等问题,比如成绩单发放到各区,如果某一环节出问题,可能影响考生使用成绩单进行后续报考或者成绩认定等操作。
未取得合格成绩考生的报考
未取得相关科目合格成绩的高三在籍在读学生和参加2024年高考报名的“其他考生”是可以选择报考相关科目的。这是给了一部分考生重新获取合格成绩或者提升成绩的机会。例如有些学生可能因为生病等特殊原因未能取得合格成绩,现在有了弥补的机会。
这一规则减轻了这部分考生的升学压力。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可能在升学或者申请一些高校时面临阻碍。像一些有高校自主招生倾向的学生,如果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合格会很难参与这一招生途径。
往届生报考
参加过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往届生要是已取得该科目的合格成绩,可以直接报考该科目的等级性考试。这和应届生的报考明显不同。往届生因为已经有一部分科目的基础了,所以允许这样的操作。
这一政策考虑到了往届生之前的学习成果,是一种公平性的体现。比如往届生小李,他在之前就已经通过了某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现在根据自己的升学规划,想要报考该科目的等级性考试,这一政策就保障了他的报考权益。
报考等级性考试规定
考生报名参加高考时,选定的等级性考试不得超过3门科目,且均只能参加一次考试,报考后不可更换考试科目。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考试的有序性以及成绩的有效性。
从学校教学来看,如果可以无限制地选择和更改考试科目,会打乱教学安排。从学生角度来说,这种规定也让他们珍惜每一次报考机会。像有的学生想随意更换科目投机取巧获取更好成绩,如果允许,对其他认真选择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外省市成绩认定
考生申请认定的外省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认定为合格后,不可再参加其已认定科目的合格性考试。但学生也可选择报考本市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不过这样外省市的成绩将不再被认定。
这是上海对于本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权威性的维护。例如有学生小周从外地转学来上海,他原来的外省市成绩经认定后,就不能重复考试,如果他想重新考这一科目,就需要按上海的规则来操作。
其他特殊情况报考
本市普通高中在籍学生中留级、复学等如果未参加相应年级合格性考试,需要按目前所在年级报考相应科目。而且信息技术科目如果合格性考试成绩为“不合格”可选择6月参加补考。这些特殊情况的规定考虑到了学生特殊的学习经历。
对于留级或者复学的学生来说,这样就可以跟上现在的学业步伐,比如小明休学一学期后复学,他就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合格性考试报考计划。另外信息技术这样的科目补考安排也给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一次机会。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规定有了一定了解,你在这些规定里有没有遇到过对你影响比较大的情况?欢迎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