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作文题目及写作指导:掌握入题十种方法的攻略
在过去的高考作文命题中,议论文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它的起伏变化反映出教育理念的发展,这是值得探讨的现象。
八九十年代议论文重点考查
曾经的八九十年代,议论文备受高考命题人的青睐。1982年的高考作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确要求写成议论文。那时材料作文的出题本质也指向议论文的考查。1990年高考两道题,大作文是议论性的。这时期议论文是考查重点,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这样的命题倾向反映当时对学生分析思维的高度重视。在各地的教学中,议论文教学也是比重极大的一部分,教师们花费大量时间让学生分析论点论据。
八九十年代的学生也深知议论文的重要性,会花大量精力去学习议论文写作。紧扣题目中心进行论述是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深入分析材料内涵。像对1990年“玫瑰园两个小姑娘”之类的材料深入研读,才能写出合格的议论文。
话题作文时期议论文仍占多数
1999年之后话题作文兴起,文体不限。但在这期间,学生写作时议论文文体仍占大多数。即便出现多种实用性文体,记叙文、散文佳作也不少,不过议论文的主体地位难以撼动。这期间出现了议论性散文等新的文体形式。在2000年左右,每年高考满分作文中这类介于议论文与散文间的文章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另一方面在于它既符合议论文的大致框架又具备散文的灵动性。
这一时期的高考作文批改中,很多教师依然对议论文给出高评价。从考生的角度看,多年来对议论文写作思维的训练,使得他们在话题作文的选择中也偏向议论文。即使体裁不限,但议论文也成为很多学生最擅长的部分。
重拾对议论文明确要求
2005年北京率先要求以“安”为话题写议论文,此后多地相继有类似明确要求。2007 - 2008年更是如此。这是继回归材料作文后的又一改革亮点。这反映了教育界逐步意识到议论文在考察学生思维逻辑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种明确要求也改变了教学方向。学校针对高考要求重新调整教学重点,加强议论文的教学,让学生从审题立意到结构方法、论证手段等多方面掌握议论文写作。像分析材料如何确定立意等方面成为教学重点内容。
议论文教学重点
注重议论文的文体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要教会学生掌握议论文基本的审题立意方法。就拿一些具有现实意义、哲理性的话题来说,准确审题才能有正确的论点。比如以“科技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为话题,审题就要准确界定科技和现代社会生活的范畴。
基本的结构方式同样重要。常见的总分总结构等,学生要熟练运用。例如写一篇“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议论文,开头提出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中间分别从对人类生存、对地球生态等角度论述,结尾总结升华。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是议论文的关键部分。举例论证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写关于“诚信的重要性”的议论文,就可以列举社会上诸多诚信者成功与失信者失败的例子,如企业坚持诚信经营获得良好声誉、个别企业因失信遭受重大打击等案例。
道理论证也不可少。以关于“教育价值”的议论文为例,引用古今中外教育家关于教育意义的阐述,能增强文章说服力。
议论文入题方法
好的开头会让议论文出彩。开篇直接点明观点是很有效的方法,比如“世间万物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快速进入论述主题。还有像先对话题进行升华阐述起领全文的,如“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这样的入题方式总领下文且过渡自然。
那么你是否认为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议论文会一直保持这样高的重要性地位?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