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海外仓做亚马逊自配送,如何进行优化配置?一文解读让你看懂
从2024年9月25日起,亚马逊自配送卖家迎来重大挑战,需要在不延长承诺下保持至少90%的准时送货率。达不到要求可能危及账户绩效,如何应对这一变化,让不少卖家忧心。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说说提高准时送达率的策略和方法。
利用“购买配送”渠道
对于海外仓的自配送卖家,“购买配送”中带OTDR保护标签的渠道是提升准时送达率的法宝。在卖家平台的亚马逊“购买配送”服务选项里,能看到这些具有高可靠性的运输渠道。自2024年新规实行后,通过这些渠道,卖家可保障订单按亚马逊预计送达日期准时送达。
在第三方ERP系统和卖家自有API系统中,目前卖家只能选择OTDR保护的运输渠道,也就是满足预计订单送达日期的渠道。这就要求卖家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这些资源,确保订单配送时效。
满足买家对时效的需求
如今的买家都喜欢购买配送速度更快的商品。送达日期更快的商品更有可能成为推荐报价,呈现在商品详情页面顶部,方便买家直接购买或加入购物车。由此可见,配送时效对商品销售影响巨大。
自配送卖家设置准确的运输时间和备货时间,能让买家更高效地在网站上看到订单进展。亚马逊会在商品信息页和结算页为买家显示预计配送时间,从下单到送达的这段预计时长设置准确,有助于提升买家体验,还可能提高销量。
优化配送设置要点
海外仓自配送卖家可从几方面优化配送设置。若用配送模板手动计算运输时间,只能编辑默认位置的营业日和截止时间,且系统会将设置应用到所有位置,无法针对每个位置进行不同设置。Prime订单,如果配送区域不是根据“配送区域自动化”确定,周一至周六会被视为配送日。
要符合提供优先配送选项的要求,卖家需在亚马逊商城开店超90天,且要有30天满足针对优先配送订单的要求。一般配送设置包括默认配送地址、订单配送设置、备货时间等多个方面。
配送模板的设置与差异
卖家能在一个模板中设置要启用的配送选项,像标准配送、加急配送和国际配送等,然后分别设置运费和发货时间。优先配送选项/prime配送模板中,当日达、次日达、隔日达对应的运输时间含备货时间,其他配送类型不含备货时间。
这一差异卖家必须清楚,这样才能设置出合理的配送方案,满足不同买家需求,在保障配送时效的同时控制成本。
应对运输能力难题
买家希望购买配送时效短、能准时送达的商品,这就要求卖家计算运输时间并追踪所用配送服务的配送能力。然而单靠卖家自己往往很难做到。为了应对这样的状况,不少卖家选择为标准配送设置较长运输时间,限制快速送达地区,但这样会让买家觉得送达日期缺乏吸引力。
卖家需要寻找更好的平衡点,在自身能力和买家期望之间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既不让买家觉得送达时间过长,又能确保自身可操作。
中国卖家的可选服务
中国发货的卖家情况相对特殊。他们可以选择“购买配送”服务里所有可用渠道,目前中国发货的可用渠道都能满足订单送达时效,只是没有显示“OTDR保护”标签。
中国卖家要好好利用这些渠道,保障订单按时送达。虽然没有OTDR保护标签,但也不要因此忽视配送时效的重要性。
大家的亚马逊店铺目前的准时送货率情况如何?觉得哪种提升配送时效的方法更适合自己?欢迎大家评论交流,觉得文章有用就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