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中考改革方案全面解读,初中家长不容错过的提醒

01-2921阅读0评论ajseo

2021年中考改革影响众多学生和家长,其中考试科目计分方式和招生方式的变化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考试科目计分变革

以往中考部分科目分值与现在不同。比如在2018 - 2020年中考,语数英三科均100分,英语笔试60分,听说40分。改革后所有科目都考,成绩还与学业水平考试挂钩。例如A同学的各科成绩计算,展示出成绩的综合核算方式。而且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等级,C及以上合格,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更高要求,学生不能偏科。

新的计分方式下,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再局限于以往必考的几个科目。选考科目也变得重要起来,像从五门选考科目中选三门,物理和生物(化学)至少选1科,这促使学生对各学科的重视程度进行调整。

统一招生情况

基本只要有北京中考升学资格且参加中考的考生都能报考统招。这是一种传统的招生方式。这种招生方式包容性强,适用于大多数考生。它给予很多考生入学的机会。

但是同时,随着教育改革,这种招生方式面临竞争压力。因为报考人数多,学校名额有限,学生只能凭成绩竞争。比如一些热门学校的统招名额竞争就非常激烈,这里就要求考生在各科目上都要尽量拿到高分,毕竟统招是按照成绩由高到低录取的。

校额到校政策

2021年校额到校有诸多新特点。全市优质高中50%以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一般初中校,极大提高了普通初中学生上优质高中的机会。例如一些以前升学机会较少的初中学生现在也有机会入读好高中。

校额到校采用校内选拔方式,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综合素质评价至少达B等级以上才能报考。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在品德、艺术等综合素质方面也要较优秀,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自主招生状况

自主招生是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面试情况录取。它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会关注学生在课外活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表现。

目前高中自主招生的具体录取办法还未出台。这对想要通过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来说有不确定性。他们需要在各方面都做好准备,包括提高学业成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还需准备可能的面试。

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评价关系

各科目都要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参与中考的科目可将中考成绩作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

与此同时,综合素质评价设A、B、C、D四个等级。虽不计入中考成绩,但在高中招生时作用重大。像在自主招生和校额到校招生中,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外还要注重自身品德修养、艺术素养等多个方面的提升。

改革影响与意义

对学生而言,新的中考改革要求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以前可能只注重几门主科,现在各科目都重要。比如一些不爱学副科的学生现在不得不重视起来。

对教育发展来说,使得教育资源分配更均衡。例如优质高中名额更多分配到普通初中,促使各初中学校改善教育质量等。这一改革将对整个教育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教育公平性的体现。

你知道这次中考改革对你家孩子的学习计划有哪些影响吗?希望大家在评论里分享经验,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207985384@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