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招生考试相关资讯一站式了解

01-3130阅读0评论ajseo

中考升学是学生和家长极为关注的大事,如今第一批次志愿数调整到16个,这里面蕴含着众多机会与考量。这一变化影响着考生的择校选择,值得深入研究。

bg.png

志愿数调整

第一批次志愿数达到16个,这是个不小的变化。其中普通高中志愿可填12个,中职类学校志愿4个。考生能依据自身情况自由安排两类志愿顺序。这给予考生更多自主性。在过去,志愿数较少时,许多考生往往因名额限制而不能充分表达择校意愿,现在这种状况会得到改善。另外,普高和中职类志愿分开填报,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兴趣方向等来合理安排,比如想在高中阶段努力冲击本科的考生可以多考虑普高志愿,而对职业技能课程有兴趣的可以重视中职类志愿。

今年这一调整和以往不同,以前的志愿填报过于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路径,而现在的调整更加符合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zjr.png

民办学校收费

lc.jpg

民办学校由于办学成本的差别,收费标准并不相同。各民办学校的经营成本、师资力量组建、硬件设施投入等都在其考量范围内。有些地处城市中心且提供高端教学设施的民办学校收费较高。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务必留意填报志愿系统中的收费信息。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要结合家庭经济情况。有的家庭经济优渥,或许可以接受较高的学费追求优质的民办教育资源。但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就不适合填报收费过高的民办学校,以免给家庭增加过重的经济负担。

指标生志愿

中考招生以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考生能在指标生批次报1个公办普高志愿。它与第一批次志愿相互独立。例如甲同学在指标生批次填报A校,如果想再参与A校普通生录取,还得在第一批次再填报。对于2021年及以前的公办普高,其AC类等指标生2023年的录取控制线有特定计算方式。这便于不同层次学生有机会竞争指标生名额,但指标生控制线并非录取分数线,考生家长不能混淆以此作为填报第一批次志愿的参考。

指标生投档原则

填报公办普高指标生志愿且过线的考生,按分数优先、志愿顺序原则投档。假设在某初中,B校分配5个指标生名额。若达到B校指标生录取控制线的学生不足5人,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都会投档成功。但若检索完所有志愿没发现符合的,将转入下一批次。这一过程公正客观,不存在特殊偏袒,完全是按照学生成绩和志愿匹配,考生要理解并重视这个投档流程,否则可能会错过合适的学校。

二次划线录取

未被任何学校录取且符合资格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填报未完成计划学校志愿参加二次划线录取。这是一次额外的机会,有的考生可能因为第一次填报失误或者成绩稍差一点未被录取,二次划线录取就显得尤为关键。许多考生在得知自己未被录取后,通过这个机会重新选择合适的学校重新规划学业方向。

中职自主招生

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自主招生面向当年中考且符合划线资格考生。考生户籍不限,通过考核后仍要参加中考,但不再填报中考志愿,也不能退档。这是针对有明确职业意向的学生设置的途径,比如有的学生立志成为厨师或者汽修专家。这些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招生提前锁定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专注准备入学后的专业学习。

各位读者,您认为这些中考招生政策调整是否足够合理?如果您有想法欢迎评论点赞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207985384@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