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青春与世纪守望:红十四军最后一位战士吴九成的111年传奇人生揭秘
苦难童年
1915年,在江苏海安的一个贫苦农家,男婴吴九成诞生。那时穷苦人家的生活常常朝不保夕,吴九成3岁丧父,母亲无奈改嫁,兄弟五人也只能各自飘零。年幼的他孤苦伶仃,流落到如皋西乡贲家巷,幸得清末秀才尤德甫收留,做些杂活度日,生活虽然勉强有了着落,但成长路上却满是艰辛。
这种艰难的童年经历虽充满苦涩,但也磨炼了他坚韧的意志。他在动荡中学会独立和生存,尽管命运坎坷,可他心中一直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待着改变人生的机会降临。
革命火种
1930年初,红十四军成立大会在如皋西乡召开,附近几十里的群众纷纷赶来。16岁的吴九成也挤在人群中,当他听到军长何昆高喊红军成立时,心中滚烫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他心中涌起一股力量,毫不犹豫冲到前面询问能否参加红军。
很快,他放下手中的草篮,接过一把砍马刀,成为红十四军一师二团的新兵,就此踏上了热血的革命之路。那一刻,他不再是默默无闻的放牛娃,而是怀揣理想,为了国家和人民勇敢战斗的战士。
初上战场
1930年4月16日的“二打老虎庄”便是吴九成的第一场战斗。军长何昆亲自带队从东面进攻,敌人火力很猛,炮楼中不断扫射,子弹不断向战士们袭来,很多战友都牺牲了。吴九成紧握砍马刀,跟着排长徐荣迂回至北侧高地,不惧危险奋勇向前。
虽然这次战斗红十四军未能攻下老虎庄,但吴九成在战火中表现得非常英勇,他的名字开始在部队中传开。这场战斗让他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也让他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在未来的道路上,他将继续无畏前行。
战斗立功
吴九成所在的一师二团曾在六甲桥附近的宝庆寺设伏。当时部队作战计划明确,成功全歼敌军先头连,这一胜利让其余七路敌军感到害怕,立刻溃败而逃。这次战斗以少胜多,也成了吴九成口中“最酣畅淋漓的战斗”。
这场战斗体现了部队的战略智慧,也展示了吴九成等战士们的团结奋战精神。在战斗中,他的战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他也越发明白,每一场胜利都来之不易,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隐姓工作
红十四军后来受挫,吴九成被迫离开部队。直到1940年新四军东进如泰地区,他回到家乡,以裁缝身份为掩护。他秘密为新四军缝制军衣、传递情报,可日军的追捕如同阴影一直相随,他多次险些被抓。
在危险重重的环境中,他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没有一丝退缩。他知道,自己的工作同样重要,是革命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这样默默地为革命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身份认定
新中国成立后,吴九成一心想找回“红军战士”的身份,可红十四军的档案在战乱中遭到破坏,他多次申请都因为缺少证据被拒绝。2015年,如皋红十四军研究会发现线索,邀请他参观纪念馆。
在师长张世杰的遗像前,老人真情流露,鞠躬缅怀战友。2016年,姜堰区政府正式认定他为“红军失散人员”,还授予他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手捧纪念章时,他满是皱纹的脸上老泪纵横,觉得这一生没有白活。
2024年10月7日,110岁大寿时他还高唱革命歌曲。可在2025年2月11日,这位世纪老兵离开了人世。吴九成用一生诠释了对信仰的忠诚,让人敬佩不已。大家有没有被吴九成的故事所打动?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别忘了点赞和分享。
爱搜博客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