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冬奥吉祥物为啥要搞性别中立?

哎你们发现没?今年冬奥会的冰墩墩和雪容融,官方资料里从头到尾都没提过性别。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哈?你说咱们从小看的动画片,哪个角色不是分得清男女的?米老鼠唐老鸭、熊大熊二光头强,连喜羊羊都有美羊羊配着呢。那为啥到了国家级的吉祥物,反而要模糊性别特征呢?


一、吉祥物设计的隐藏密码

先给大伙儿掰扯掰扯设计背景。冰墩墩原型是咱们的国宝大熊猫,按常理说雌雄特征还是挺明显的。但你看这个冰壳造型,把圆滚滚的身材包得严严实实,连脖子都找不着。设计师老哥说过这么句话:"我们希望它像宇航员一样代表人类共同体"。这就有意思了——宇航服可不分男女款啊!

冬奥吉祥物为啥要搞性别中立?  第1张

再说雪容融这个灯笼娃娃,红彤彤的身子配着剪纸花纹。仔细看它的面部设计,既没有长睫毛也没画口红,连发型都是个规整的圆弧形。这种中性化处理可不是偷懒,人家在采访里明说了:"要打造能被所有群体接受的温暖形象"。


二、性别中立背后的大棋局

可能有人要问:不就是两个毛绒玩具嘛,至于这么上纲上线?这里头学问可大着呢!咱们拆开三层来看:

  1. 文化包容的试金石
    冬奥会是全球盛事,得照顾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有些地方对性别划分特别敏感,比如中东地区。要是吉祥物明确标注性别,搞不好就得罪人了。

  2. 打破刻板印象的实验
    不知道你们注意过没?传统吉祥物里,力量型角色多是雄性,温柔可爱的就设定成雌性。这次故意模糊性别,其实在传递"谁说女孩不能有力量,男孩不能温柔"的观念。

    冬奥吉祥物为啥要搞性别中立?  第2张

  3. 未来社会的预演
    现在00后、10后的性别观念早就翻天覆地了。调查显示,Z世代中有超过30%的年轻人不接受传统的男女二元划分。吉祥物的设计其实在呼应这种社会变化。


三、争议漩涡里的冷思考

当然啦,网上也有不少反对声音。有人吐槽:"整得跟无性繁殖似的,看着就别扭"。还有家长担心:"小孩子问起该怎么解释?难道要从小教中性概念?"

这些质疑其实挺有代表性的。咱们得承认,性别中立设计在实操中确实面临挑战。比如周边产品开发,总不能所有玩偶都做成一个样吧?不过据说厂家搞了个折中方案——通过配饰来区分,比如给冰墩墩戴蝴蝶结或棒球帽,既保持中性基础,又满足个性化需求。


四、未来吉祥物的进化方向

这事儿让我想起2008年北京奥运的福娃。当年五个娃娃三男两女,贝贝和晶晶还特意做了裙装设计。短短十几年,设计理念发生这么大转变,说明咱们的社会认知确实在进步。

冬奥吉祥物为啥要搞性别中立?  第3张

下次要是再办国际赛事,估计中性化设计会成为主流。不过具体操作上可能会更灵活,比如采用可变装系统,或者开发双形态吉祥物。毕竟完全抹杀性别特征,有时候反而会限制创作空间。

要说小编的个人看法哈,这种尝试值得点赞。就像小时候玩的橡皮泥,本来就是让人自由塑造的。吉祥物作为文化符号,能打破些条条框框总是好的。当然具体分寸得把握好,别为了政治正确丢了亲和力。反正我侄女抱着雪容融说这是她"哥哥",转头又说是"姐姐",人家玩得可开心了——你看,小孩眼里哪有那么多界限?

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