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日2豆瓣评分为啥这么低?外星人打不过情怀牌?
- 科技
- 2025-04-04
- 6
朋友们,最近刷到《独立日2》的豆瓣评分才5.6分,惊得我手里的奶茶都差点洒了!20年前第一部可是拿过8.1分的神作啊,怎么续集就变成"烂片预定"了?今儿咱们就唠唠这个事,保证不说专业术语,就跟你蹲马路牙子嗑瓜子似的聊明白。
剧情为啥被吐槽像炒冷饭?
先说说最要命的剧情吧。第一部里人类用电脑病毒干翻外星母舰的骚操作,当年看得人热血沸腾。可到了第二部,编剧好像把创意都用光了,整了个"外星人带着更大母舰回来复仇"的老套路。有豆瓣网友吐槽得狠:"这剧本怕不是从废纸篓里捡回来的?"
重点来了:
1. 新角色强行加入,跟老角色互动像在演陌生人
2. 中国元素植入生硬得让人脚趾抠地
3. 关键情节全靠巧合推动(比如刚好找到外星飞船残骸)
说实话,我看的时候就在想:这外星人20年就憋出个"复仇计划",科技树咋还倒退了呢?当年能跨星际航行的高等文明,现在打架还靠肉搏?
特效升级反而成了槽点?
必须承认这片的视觉特效是真下血本了。月球基地崩塌那场戏,IMAX厅里看得我手心冒汗。但问题就出在这儿——现在观众早被漫威DC养刁了胃口,光靠砰砰砰的爆炸场面已经不够看了。
举个真实例子:我隔壁座的大哥看到一半突然嘟囔:"这跟《变形金刚》有啥区别?"结果后半场真有人开始玩手机。现在的观众要的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光堆特效就像只放辣椒不放盐的火锅,吃着刺激但没回味。
情怀牌怎么就打不响了?
要说这片最大的卖点,肯定是把第一部的老班底请回来了。杰夫·高布伦演的科学家还是那么神神叨叨,比尔·普尔曼的总统演讲依旧催泪。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老粉们最在意的威尔·史密斯居然只活在台词里!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
- 片方觉得用"总统女儿"接班能吸引新观众
- 实际效果是老粉觉得被喂了夹生饭
- 新观众又get不到情怀梗
我在豆瓣看到条神评论:"没有Will Smith的独立日,就像煎饼果子没放薄脆"。要我说啊,强行续经典IP的风险,就跟非要把初恋情人微信加回来似的——多半是自找没趣。
中国资本进场是福是祸?
眼尖的观众肯定发现了,这片子里中国元素多到反常。从月球基地到战斗机驾驶员,恨不得把五星红旗贴外星人脑门上。资方拉中国投资本来无可厚非,但硬塞的广告植入看得人哭笑不得。
记得有个场景:某国产手机在废墟里完好无损地响铃,影院里瞬间响起一片"嚯——"的嘘声。这种强行讨好反而暴露了创作上的不自信,就像不会做饭的人拼命往锅里倒调料,结果齁得慌。
个人观点:科幻片不能只有科没有幻
要我评价的话,《独立日2》就像个偏科生——特效作业满分,故事作文不及格。现在观众早就不满足于看外星人炸地标建筑了,大家想看的是有血有肉的角色在极端环境下的真实反应。
不过话说回来,你要是就想看个爽片图个乐,这片子的视听效果绝对值回票价。但要是冲着经典续作的名头来的,建议还是重温第一部吧。最后用句豆瓣点赞最高的短评收尾:"外星人20年后来报仇,结果发现人类最大的武器还是编剧的脑洞。"
爱搜博客【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207985384@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本文链接:https://www.ainiseo.com/keji/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