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边疯狂捞海肠是咋回事?官方给说法了
- 科技资讯
- 2025-04-03
- 4
哎妈呀!最近有没有人刷到烟台海边那个捞海肠的视频?乌泱泱一群人拿着网兜往海里冲,场面跟赶大集似的。我刚开始还以为是拍电影呢,结果一查新闻——嚯!还真是老百姓自发组团去捞海肠。今儿咱就来唠唠这事儿,顺便把烟台官方的回应给大伙掰扯明白。
一、这海肠到底是个啥宝贝?
先说这主角海肠啊,学名叫单环刺螠。长得跟加大号蚯蚓似的,浑身滑溜溜,戳一下还会喷水柱。别看它长得寒碜,在胶东半岛可是道名菜!韭菜炒海肠、海肠捞饭,那滋味鲜得能把舌头吞下去。
这玩意儿为啥突然扎堆出现?烟台海洋发展局前两天专门开了发布会。原来啊,今年黄海北部水温比往年低了2-3度,加上季风把海底的饵料吹到近海,海肠们就跟约好了似的集体来开趴体。有个老渔民跟我说,他活了六十多年头回见这么多海肠搁浅,去年这时候捞个三五斤都费劲,今年随便一网下去就是二三十斤。
二、为啥烟台人这么疯抢?
先说个冷知识:新鲜海肠市场价能卖到80块一斤!赶上这泼天的富贵,搁谁不心动?我认识个烟台大姐,她老公凌晨三点就带着头灯去赶海,两小时捞了五十多斤,转手卖了四千多块,顶平时半个月工资了。
不过官方也提醒了,虽然现在量多,但海肠对水质要求特别高。烟台这几年搞海洋生态修复真不是白干的,去年全市近岸海水优良率达到了91.5%,这才有了今年这场"海肠盛宴"。要说这事,还真得给烟台的环保工作点个赞。
三、这么捞会不会捞绝种了?
这事我专门查了资料,海肠的繁殖能力其实挺强。一只成年海肠每年能产卵500万颗,不过成活率只有千分之一左右。现在官方已经出手管了,规定每人每天最多捞30斤,重点保护区直接禁止捕捞。
有个搞海洋研究的朋友跟我说,他们正在试验人工养殖。去年在蓬莱搞的试点,养殖海肠成活率已经提到60%了。要我说啊,这波"海肠热"既是机遇也是考验,咱得在"吃海鲜"和"保生态"之间找个平衡点。
四、普通吃货该注意啥?
- 认准正规渠道买:路边捡的虽然便宜,但没经过检测可能有寄生虫
- 处理要仔细:得把内脏清理干净,用盐水泡够两小时
- 过敏体质慎吃:上个月有个游客连吃三盘海肠捞饭,直接送医院打点滴了
建议头回吃的朋友先尝个鲜,别像那个把海肠当面条嗦的老哥——他后来跟我说,现在看见条状物都犯怵。
要我说啊,这海肠大爆发既是自然馈赠,也是生态答卷。咱老百姓赶海时别光顾着往桶里装,得多想想怎么让子孙后代也有这口福。下次去烟台旅游,记得带个尺子——不够15厘米的小海肠可得放生,这是规矩也是良心。您说是不?
爱搜博客【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207985384@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本文链接:https://www.ainiseo.com/keji/4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