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正文

名校毕业做中介是不是浪费学历?

看到"人大毕业生卖房子"的新闻时,你是不是下意识皱了下眉头?那个瞬间,我敢打赌你脑子里闪过三个念头:这人读错专业了吧?父母该多失望啊?这大学是不是白念了?别急着下结论,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件事背后的门道。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名校毕业做中介是不是浪费学历?  第1张

一、高学历做中介到底亏不亏?

前些天我在链家门店遇到小王,这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小伙子,说话条理清晰得像在讲公开课。后来才知道他是人大社会学系毕业的。他说刚入职时,隔壁大妈看见他胸牌都要嘀咕:"这么俊的小伙咋来卖房子了?"

传统观念里,中介=低门槛+高淘汰。但现在的房产市场早不是十年前的样子了。就拿北京来说,去年有32家中介机构要求新员工必须本科起步。某些高端楼盘项目,经纪人团队里211毕业生占六成。这个行业正在发生"学历通胀",就像二十年前的银行柜员岗。

二、他们到底图什么?

我蹲点了三个房产中介门店,发现高学历从业者主要冲着三点:1. 收入天花板高得吓人:头部经纪人年入百万不是传说2. 真实版商战现场:每天要和房东、买家、同行三方博弈3. 积累原始资本:很多从业者干五年就自己开中介公司

小王给我算过笔账:他师父去年成交了8套学区房,佣金提成就拿了47万。这还不包括租赁业务和后续的装修推荐返点。说实话,比多数坐办公室的同期生赚得多。

名校毕业做中介是不是浪费学历?  第2张

三、小白入行避坑指南

如果你也想试试这行,先把这几个雷区标红:- 别信"无责任底薪":往往藏着业绩对赌条款- 新人千万别碰老破小:看似总价低,实则纠纷多- 租赁经纪人是个伪命题:纯做租赁连饭都吃不饱

有个关键数据要记住:北京房产中介平均存活期是11个月。但坚持过三年的,70%都成了店长或自己创业。这行讲究"剩者为王",比的就是谁能熬过前期的冷板凳。

四、学历真能当饭吃吗?

这个问题我问过五个从业者,答案出奇一致:学历是敲门砖,情商才是铁饭碗。某985毕业的销冠跟我说,他背熟全市地铁线路图的时间,比写毕业论文还多。但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是能准确判断客户是真想买房,还是单纯来探价。

不过高学历确实有隐藏优势。比如处理继承房产纠纷时,懂《继承法》的经纪人更容易获得客户信任。再比如做海外房产,英语流利的经纪人溢价率能高出15%。

名校毕业做中介是不是浪费学历?  第3张

五、职业路径怎么走才不迷路?

给你画条靠谱的发展线:1. 0-6个月:跟着师傅跑盘,把辖区每栋楼的建成年代背熟2. 6-12个月:专攻某个细分领域(学区房/豪宅/法拍房)3. 1-3年:考取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证,转向管理岗4. 3-5年:积累客户资源,向独立经纪人转型

有个冷知识:现在很多中介公司内部晋升,会把带团队能力看得比个人业绩更重要。所以别只顾着埋头开单,学会分业绩给新人,反而升得快。

小编拍砖

看着那些质疑的评论我就想笑。2023年了,还有人觉得职业分三六九等。当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被群嘲,后来人家创立了品牌年销18亿。职业尊严从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来的。下次再看到高学历中介,别急着同情,先问问自己:"要是我去干这行,能活过试用期吗?"

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