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正文

王自如的评测到底有什么魔力

你刷短视频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刷到个戴眼镜的哥们,拿着最新款手机边拆边讲?没错,说的就是王自如。这老哥从十年前开始做数码评测,现在居然成了行业标杆。今儿咱们就来唠唠,这个叫王自如的男人,凭什么能让百万网友追着看他的拆机视频?


一、王自如是谁?从车库创业到行业大佬

十年前国内数码圈啥样?厂商说啥用户信啥,评测人清一色念参数。这时候突然冒出个20多岁的小伙子,在自己车库里架起摄像机,拿着台iPhone4就开始叭叭讲。当时谁都没想到,这个叫王自如的年轻人,后来能搅动整个行业。

王自如的评测到底有什么魔力  第1张

他创立的ZEALER团队,最早玩起了"专业评测+大众传播"的组合拳。举个栗子,当年他测评小米手机,直接说"这手机发热像暖手宝",敢说真话的态度瞬间圈粉无数。现在回头看,这哥们真是踩中了三个风口:- 2013年智能手机爆发期- 视频平台流量红利期- 消费者对真实内容的需求缺口


二、他的评测到底特别在哪?

现在做数码评测的博主一抓一大把,为啥偏偏王自如能出圈?我扒了他近三年的50期视频,发现三个杀手锏:

1. 对比评测玩得溜
去年华为Mate40 Pro发布时,他直接搬出三台旗舰机比拍照。不是光说"夜景模式牛逼",而是带观众看同一场景下的实拍对比。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小白用户也能看懂门道。

2. 敢拆机讲真话
记得他拆小米10那期吗?当着镜头数散热铜管数量,用游标卡尺量主板厚度。这种"扒开裤子看内裤"的评测方式,直接把厂商的营销话术打回原形。

3. 把技术术语说成人话
5G芯片的7nm工艺到底多厉害?他说"就像在指甲盖上盖别墅"。手机散热不行咋形容?"揣着就像兜里装了个烤红薯"。这种接地气的表达,让大爷大妈都能听懂骁龙处理器和天玑处理器的区别。

王自如的评测到底有什么魔力  第2张


三、争议不断的评测江湖

人红是非多这话真不假。前几年他给罗永浩做锤子手机评测,被老罗直播时怼得下不来台。去年评测某品牌电动汽车,又被网友质疑"恰饭测评"。这事儿怎么说呢,评测行业本来就是个走钢丝的活。

不过有意思的是,面对质疑他从不装死。去年有粉丝问他"现在评测还客观吗",他直接直播回应:"我们现在接商单有三个原则——不接山寨品牌、不改评测结论、必须标注合作信息。"这种开诚布公的态度,反而让很多黑转粉了。


四、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了啥?

说实话,王自如最大的贡献不是教会我们看参数,而是培养了一代人的消费理性。以前买手机看广告,现在年轻人会学着看拆机视频,懂得问"散热模组几层石墨片"、"主板是不是堆叠设计"。这种变化直接倒逼厂商改进工艺,你看现在千元机都开始堆散热了不是?

有次我表弟买笔记本,居然知道要看"双烤测试数据"。问他跟谁学的,他甩给我一个王自如的视频链接。你看,这就是评测博主的社会价值——把专业门槛拉低,让普通消费者也能看懂门道。


五、个人看法时间

站在普通观众角度,王自如确实把评测做成了"技术相声"。他的视频既有干货又不枯燥,就像个懂技术的朋友在唠嗑。当然有人嫌他商业化太重,但换个角度想——做评测又不是做慈善,团队十几口人要吃饭,接商单很正常嘛。

王自如的评测到底有什么魔力  第3张

要说遗憾,可能就是现在很难再看到他早期那种"车库评测"的莽劲儿了。现在的视频制作越来越精良,但总觉得少了点当初的真实感。不过话说回来,评测行业都进化到8K画质了,总不能要求人家还用十年前的DV拍视频吧?

最后说句实在的,在这个网红遍地的时代,能坚持十年做同一件事本身就不容易。王自如的评测或许不够完美,但他确实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产品本质,这点就值得竖大拇指。下次再看到他的拆机视频,不妨多看两眼——说不定你也能从"参数小白"进阶成"数码懂王"呢?

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