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理综真的像传说中那么可怕吗?

04-0514阅读0评论ajseo
  • 邦元教育

看到这个标题,你是不是正在疯狂点头?刚接触理综的小白们,是不是经常被物理的电磁大题吓到腿软?化学的工业流程题看得你怀疑人生?生物的遗传图谱比摩斯密码还难破译?别慌,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份让无数考生"闻风丧胆"的理综试卷。

先来说说当年这套卷子的"江湖地位"。2017年全国卷理综可是出了名的"反套路",命题组把知识点揉碎了重组,就像把乐高积木拆了让你拼航空母舰。很多考生出考场就哭成泪人,说最后三道物理大题连题目都读不懂。不过啊,咱们今天不制造焦虑,重点教你怎么见招拆招。

2017高考理综真的像传说中那么可怕吗?

试卷结构藏着大玄机物理占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这个分数比例可是备考的指挥棒。当年选择题第21题考了核反应方程配平,直接让死记硬背公式的同学栽跟头。这里有个血泪教训:千万别以为背下α、β衰变公式就能通关,题目可能让你配平铀235的裂变过程,需要真正理解质量数守恒原理。

实验题部分更是重灾区。记得那道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题吗?超过60%考生在坐标图绘制环节丢分。老司机支招:平时做实验千万别当甩手掌柜,亲手调整滑动变阻器时的电压波动规律,比看十遍教材都有用。

备考策略要抓关键理综三科各有生存法则:- 物理:重点突破力学和电磁学(这两块占70%以上分值)-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地基,工业流程题要掌握"原料→处理→反应→产物"的思维链- 生物:遗传计算题其实就8种题型,把2013-2016年真题里的遗传题汇总做三遍

2017高考理综真的像传说中那么可怕吗?

特别提醒跨章节综合题,比如当年那道结合光合作用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大题。很多同学卡在"总初级生产量"的计算,其实就是把光反应、暗反应和食物链的能量传递串起来考。这时候建立知识网络图比刷题更重要。

考场救命三招遇到读三遍还不懂的题怎么办?2017年有个真实案例:某考生在交卷前5分钟,发现物理最后大题其实考察的是弹簧振子与圆周运动的结合,用能量守恒定律反而能解。这里教大家一个"题干关键词检索法":1. 圈出所有物理量单位2. 标记过程转折词(如"突然"、"恰好"等)3. 把复杂情境拆分成学过的基础模型

时间分配更是生死线。建议选择题控制在50分钟内,物理实验题15分钟,化学工艺流程题20分钟,剩下时间主攻生物遗传题和物理压轴题。有个残酷真相:理综想拿高分,有时候要敢于放弃——比如那道涉及相对论的时间膨胀计算题,全国卷五年才考一次,该放就放。

2017高考理综真的像传说中那么可怕吗?

最后说说那个让全网哀嚎的物理25题。其实命题人埋了个彩蛋:虽然考的是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但只要画出轨迹示意图,把洛伦兹力和电场力的方向标清楚,就能发现解题突破口。这告诉我们,考场上的草稿纸不是摆设,可视化分析往往比纯公式推导更有效。

小编观点:理综考试就像玩密室逃脱,每个难题都是上锁的宝箱。与其抱怨题目变态,不如练就一双发现钥匙的慧眼。记住,命题人再狡猾,也逃不出考纲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207985384@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