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大学排名解析 志愿填报必看数据对比
Q:2012年的大学排名依据是什么?A:当年主流榜单主要考量科研经费(占30%)、论文发表量(25%)、院士数量(20%)、毕业生就业率(15%)及社会声誉(10%)。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首次将毕业生起薪纳入评价体系,占比达到8%。
榜单类型 | TOP3院校 | 最大变动 |
---|---|---|
武书连版 | 清华、北大、浙大 | 上海交大首次跌出前五 |
校友会版 | 北大、清华、复旦 | 中科大重返前十序列 |
QS亚洲榜 | 港大、北大、清华 | 台大排名超越南大 |
Q:新晋"双非"黑马有哪些?A:深圳大学凭借23.6亿科研经费(超过半数211院校)跃居第78位,温州医科大学因眼视光学科研成果突出上升42个位次,这两所地方院校的逆袭成为当年最大看点。
作为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考生,我认为排名只是参考坐标。当年选择深大计算机的学生,如今很多已成为大湾区科技骨干,这印证了城市区位对个人发展的加持往往胜过单纯的名校光环。填报志愿时,建议优先锁定专业领域前三的院校,而非盲目追求综合排名。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207985384@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