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城域网真的能让山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吗?

04-0316阅读0评论ajseo
  • 邦元教育

你有没有想过,同样坐在教室里听课,为什么城里孩子能跟着名师学解题技巧,而偏远山区的孩子连课本都凑不齐?这个困扰中国教育二十多年的难题,在重庆开县搞出了新解法——他们捣鼓出个"教育城域网",听说能把整个县的教育资源串成一张网。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这玩意儿到底是真能改变教育现状,还是又一场形式主义?

一、教育城域网长啥样

先说最基本的,教育城域网可不是简单接个网线就完事。它像蜘蛛结网似的,把全县128所中小学全拴在一起。最关键的三大模块听着就实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存着2.6万份课件,同步课堂系统能让村小和县重点同上一节课,还有那个智能阅卷系统,据说改3000份试卷只要20分钟。

教育城域网真的能让山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吗?

举个真实例子你就懂了。去年秋天,开县南门镇中心小学的美术老师突然请产假,要搁以前,孩子们这学期美术课准泡汤。结果现在他们教室的大屏直接连上县一小的名师,每周两节美术直播课照常上。有个六年级娃画的水墨荷花,后来还在市里拿了奖。

二、这套系统怎么转起来的

钱从哪来这事得说清楚。县财政每年拨2000万专项,三大运营商分摊硬件投入,最妙的是让学校拿旧电脑抵部分服务费。现在全县所有教室都装着86寸交互式触屏,连海拔800米的满月乡教学点都不例外。

管理上玩的是"县管校用"新招。全县教师档案全进数据库,哪所学校缺老师,直接从库里调人过去轮岗。去年就有23位县城老师被"派单"到山区支教,他们的课全县学生都能看直播。有个数学特级教师跟我说,现在备一节课要考虑全县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度,比过去费劲三倍。

教育城域网真的能让山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吗?

三、实实在在的变化

最直观的变化在数据上。2022年全县中考平均分涨了38分,农村学生考上重点高中的比例翻了一番。更难得的是教师流动率从17%降到5%,很多年轻老师觉得现在有发展平台,愿意扎根乡镇。

不过也有扎心事。有次我去温泉镇中学调研,发现虽然设备齐全,但老教师根本不会用互动白板。后来县里搞了个"银龄培训计划",让退休教师当技术辅导员,这才把设备真正用起来。现在他们校长逢人就显摆,说老教师都能玩转AI课件批注了。

四、这事儿能复制吗

肯定有人要问:这套系统是不是砸钱就能搞定?我蹲点三个月发现,开县模式最值钱的反倒是那些"笨功夫"。他们专门成立20人的资源审核组,把全县教师的课件筛了三遍,不合格的打回去重做。光数学学科就整理出12种不同难度的教学方案,这才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教育城域网真的能让山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吗?

还有个绝招是"错峰用网"。全县学校排了使用时间表,上午重点校用直播系统,下午普通校用录播资源,晚上开放给家长看教学回放。这套时间管理法,硬是把带宽压力降了60%,比单纯升级硬件管用得多。

小编观点

搞教育信息化这些年见多了面子工程,开县这波操作难得在"里子"上下功夫。他们没追求高大上的VR教室,而是先把最基础的同步课堂做实。现在全县孩子都能指着屏幕说:"这个解题方法是县一中的王老师教的",这种教育公平的温度,远比冷冰冰的设备参数来得实在。当然,设备维护、教师培训这些后续问题还一箩筐,但至少他们趟出了条接地气的路子,这就值得点个赞。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207985384@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