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中考时间究竟是如何安排的?
你是不是到现在还搞不清楚2020年中考到底什么时候考?听说因为疫情整个安排都乱套了?家里有孩子要参加中考的亲戚朋友是不是整天在群里问"到底几号考试啊"?说实话,当时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急得跳脚,生怕错过重要时间节点。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事,保证让你看完之后明明白白。
先说说最关键的考试时间。2020年全国中考时间普遍推迟了1个月左右,这事儿估计大家都听说过。但具体到每个省市,情况又不太一样。拿北京来说,往年都是6月24日开考,2020年硬是拖到了7月17日。上海的考生更惨,直接从6月13日推到6月27日,整整晚了两周。广东的情况最复杂,有些地方从6月20日挪到7月20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差。
这里有个重点要记:2020年全国中考时间集中在7月中旬到8月初这个区间。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就是疫情闹的。3月份的时候好多地方连校门都进不去,学生天天在家上网课。教育局那边也慌啊,既要保证考试公平,又要考虑防疫安全,最后只能把时间往后推。
接下来咱们说说具体的考试流程。往年这时候,初三学生早该结束新课进入总复习了。但2020年呢?好多地方4月份还在上网课,学生连课本都没摸全。这里给大家列几个关键节点:- 3月底:大部分省市公布中考延期通知- 5月中旬:开始恢复线下教学- 6月上旬:公布具体考试时间和防疫要求- 考试前14天:必须每天上报体温- 考试当天:全程戴口罩、测体温才能入场
现在问题来了:考试时间推迟对考生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当时网上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觉得多了一个月复习时间,简直是天降福利;也有人担心战线拉得太长,学生心理承受不住。我采访过几位2020届考生,他们普遍反映最大的困扰是"复习节奏全乱了"——原本规划好的三轮复习,硬生生被网课和延期打乱阵脚。
这里要划重点:2020年中考最大的变化不只是时间调整,还有考试内容的删减。比如北京直接取消了体育考试,按满分计入总成绩。物理、化学的实验操作考试也改成笔试形式。这种调整让很多擅长实操的学生吃了闷亏,但也没办法,特殊时期只能特殊处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那2020年的中考卷子是不是变简单了?还真不是!虽然考试时间缩短了(有些科目合并考试),但题目难度反而有所增加。特别是语文作文题,像北京卷的"2020,我的中考记忆",明显就是结合疫情出的题目。这就提醒考生们,关键时刻不能只盯着课本,还要关注社会热点。
再聊聊备考策略的调整。当时很多学校搞出"云备考"的骚操作——老师每天在群里发复习资料,学生自己打印出来做题。有个河北考生跟我说,他爸专门买了台打印机,光墨盒就换了三次。更夸张的是模拟考,有的学校让学生开着摄像头考试,家长还得在旁边当监考老师。
这里有个血泪教训:自制力差的学生特别吃亏。我认识个杭州的姑娘,本来成绩中上,结果疫情期间沉迷追星,最后中考比预期低了50多分。所以说,时间推迟既是机会也是陷阱,关键看你怎么利用多出来的这段时间。
最后回答几个常见问题。有人问"外地务工人员子女怎么安排",这个各地政策不一样。比如深圳当时允许滞留老家的考生申请异地借考,但需要提前14天返回考点所在地。还有个家长担心"会不会因为疫情取消中考",这个国家教育局明确说了:中考关系到高中教育资源分配,再难也要保证考试顺利进行。
现在回头看看,2020年的中考确实创造了很多"史上第一次"。从时间调整到考试形式,从防疫措施到评卷流程,每个环节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现在的新初三学生来说,虽然疫情过去了,但这段历史提醒我们:面对突发情况,保持信息畅通和心态稳定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