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录取分数线:哪些高校成黑马,哪些专业遇冷门?

03-2614阅读0评论ajseo

一、分数线波动背后的三大规律
2017年全国高校录取分数线呈现"两极分化"特征:985/211院校分数线普遍上涨5-15分,而地方普通院校出现降分补录现象。以北京为例,北大清华理科投档线较2016年分别增加12分和9分,而北京联合大学等市属高校降幅达8分。


二、文理科"剪刀差"持续扩大
理工类热门专业分数线首次突破650分大关,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线达663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文科专业出现"断档":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江苏的录取线较往年下降23分,历史学专业在8省份未招满

2017录取分数线:哪些高校成黑马,哪些专业遇冷门?

重点问题解答
Q:为什么医学类专业分数线暴涨?
A:"健康中国"政策推动+执业医师资格改革,使临床医学专业报考热度激增。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在广东的录取线达到678分,比该校普通理科线高出41分。


三、区域格局改写:新一线城市崛起
武汉、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高校录取位次普遍提升
• 华中科技大学在湖北理科录取最低位次提升800名
• 电子科技大学在四川录取线首次超过部分沿海985院校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独立学院)在浙江投档线反超11所省外公办本科

2017录取分数线:哪些高校成黑马,哪些专业遇冷门?

四、报考策略启示录
1. "专业优先"趋势明显: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实验班录取线(649分)比该校普通法学专业高22分
2. 地域壁垒弱化:东北大学在海南录取线超过本省海南大学27分
3. 特殊类型招生占比扩大: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招生人数占比达15%,最低降分幅度40分

透过数据看本质,分数线的升降实则是社会需求的风向标。当人工智能专业开始挤占传统工科的生存空间,当师范院校突然成为高分考生的"避险选择",这些变化都在提醒我们:填报志愿已从"分数游戏"升级为"战略博弈"。考生更需要关注的是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而非单纯追逐名校光环。

2017录取分数线:哪些高校成黑马,哪些专业遇冷门?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207985384@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