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不是有小伙伴在C盘根目录发现了个叫bootsqm.dat的文件?这玩意儿动不动就占着几百MB空间,删了过几天又冒出来,简直像打地鼠游戏里的地鼠。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神秘文件的底细,保准你看完再也不当电脑小白!
▂▂▂▂▂▂▂
先说个真事儿:上周我表弟慌慌张张打电话来,说他电脑中毒了,因为发现个从来没见过的dat文件。我让他截个图发过来——好家伙,这不就是bootsqm.dat本尊吗?其实这文件就像你家电表箱里的保险丝,平时看不见,关键时刻却有大用处。
这个文件其实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内存转储记录器。举个栗子,你电脑突然蓝屏死机的时候,系统就会像救护车上的心电图仪一样,赶紧把当时的”生命体征”记录下来,存在这个文件里方便工程师”验尸”。
▂▂▂▂▂▂▂
重点来了:这文件为啥会突然出现?通常有三种情况: 1. 系统抽风蓝屏:就像人突然晕倒需要病历本,系统崩溃时自动生成 2. 手动开启诊断:有些技术宅会在系统属性里打开”写入调试信息”功能 3. 软件作妖:特别是某些杀毒软件或系统优化工具搞的鬼
我有个同事就是典型案例。他为了清理C盘空间,把虚拟内存关了,结果第二天bootsqm.dat就冒出来了。这就好比你把家里防盗门拆了,结果物业天天往你家门口堆沙包,道理是一样的。
▂▂▂▂▂▂▂
说到这可能有急性子要问了:”这破文件到底能不能删?”答案是可以但没必要。你删了它,就像撕了医院的急救记录,下次系统再出问题,工程师就少了个破案线索。不过要是实在看着碍眼,可以试试这三招: – 在系统属性里把”写入调试信息”改成”无” – 运行命令提示符输入 del /f /q C:\bootsqm.dat – 用磁盘清理工具勾选”系统错误内存转储文件”
但千万记得!删之前先确认最近有没有系统崩溃过。我有次手贱删了这文件,结果第二天系统更新失败,想找原因时才发现证据早被我毁了,那感觉就像侦探把关键证物当垃圾扔了。
▂▂▂▂▂▂▂
最后说点干货:这个文件其实暴露了Windows的”急诊室机制”。当系统检测到要挂的时候,它会用最后0.5秒做两件事:把内存数据拍快照存到bootsqm.dat,然后在注册表里记下案发时间。这个机制就像飞机的黑匣子,平时占地方,出事能救命。
不过微软这设计也有坑爹的地方。有次我帮人修电脑,发现他C盘整整20G空间都被十几个bootsqm.dat吃掉了。后来查出来是某国产软件和系统诊断功能八字不合,天天触发错误记录。这种情况就得像抓蟑螂一样,找到根源才能根治。
▂▂▂▂▂▂▂
小编观点:普通用户就当这文件是系统自带的”急救包”,别老想着删它。真要较劲的话,不如检查下电脑为啥老崩溃。毕竟治标不如治本,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本站文章由SEO技术博客撰稿人原创,作者:阿君创作,如若转载请注明原文及出处:https://www.ainiseo.com/hosting/3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