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刷到过这样的热搜截图?比如“某某明星热度暴跌50%”“某品牌搜索量暴涨300%”…这些数据到底哪儿来的?哎,这里头八成用的都是百度指数。但问题来了——普通人能不能像做Excel表格一样,自己动手搞个专属的百度指数?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
▋ 先搞明白什么是百度指数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网络温度计”,专门测量大家在百度上搜啥、关心啥。举个栗子,要是你家楼下新开了奶茶店,想知道有多少人搜过你家招牌,百度指数就能给个数。但注意啊,它测的是整个互联网的动静,可不是你家小区门口这点流量。现在重点来了:百度指数不是谁想建就能建的。跟咱们平时用百度搜东西不一样,这玩意儿背后是套复杂算法,得抓取全网数据做分析。就像你没法自己在家造个卫星监测天气,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百度指数的那套数据系统。
▋ 官方到底怎么搞出来的
别急,咱们把它的生成流程拆开看看。首先得有个超级服务器集群,24小时不停抓百度每天几十亿次搜索记录——注意这里有个关键点,这些数据都是脱敏处理的,也就是说不会暴露具体谁搜了啥,只统计总体趋势。接着就是数据清洗环节,把那些无效搜索、机器刷量都给筛掉。比如说有人连着按错键盘打出一串乱码,或者黑产团队刷出来的假数据,这些都得过滤干净。最后用数学模型把数据标准化,生成咱们看到的曲线图。
▋ 硬核真相:个人能创建吗?
直接说大实话吧——个人用户没权限直接创建。但别灰心,想用还是有门道的。你要是企业主或者机构,可以走百度官方合作通道申请定制服务。不过这个门槛就高了,需要提供营业执照、数据使用证明这些材料,还得经过百度审核团队评估。不过咱普通网民也不是完全没招。这里教个野路子:用百度统计工具+Excel自己DIY。虽然跟正版指数没法比,但也能凑合看趋势。具体操作分三步:
1. 在百度统计后台开通关键词监控
2. 每天手动记录搜索量变化
3. 用折线图工具生成走势图
这么搞出来的数据虽然粗糙,但至少能看出个大概方向,适合小本买卖做参考。▋ 为什么官方不开放创建权限
这里头其实有两大考量。首先是数据安全问题,要是人人都能随便创建指数,保不齐有人拿来做虚假宣传或者操控舆论。再者是服务器成本,要知道处理海量搜索数据需要烧钱的,光2019年百度指数团队就花了2.3亿在服务器维护上。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些第三方平台推出了类似服务。比如某些新媒体监测工具,虽然数据精度差些,但胜在操作简单。你要是真想试试,记得重点看三个参数:关键词覆盖量、数据更新频率、历史回溯周期。这三个指标达标了,勉强能当平替用用。
▋ 小编亲测踩过的坑
去年帮朋友奶茶店做推广时,试过用百度统计折腾了个“山寨指数”。结果发现两个致命问题:一是数据延迟严重,当天的搜索量要隔48小时才能看到;二是长尾词根本抓不到,比如“芒果冰沙第二杯半价”这种具体活动词,系统直接显示数据不足。最后还是乖乖买了官方的高级版服务。所以说啊,专业的事还得专业工具干。别看百度指数现在用着方便,人家背后可是养着200多人的算法团队在维护。要是哪天突然想监控某个冷门词,建议直接上百度指数官网查查有没有现成的——现在他们公开的指数词库已经超过8000万条了,说不定你要查的词早就在库里了。
(小编观点)说到底,百度指数就像医院里的核磁共振仪,咱们普通人用现成的检测报告就行,没必要非得自己造台机器。真想掌握某个领域的热度变化,不如把精力花在解读现有数据上,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硬本事。
本站文章由SEO技术博客撰稿人原创,作者:阿君创作,如若转载请注明原文及出处:https://www.ainiseo.com/hosting/3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