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抖音是不是总看到满屏的”UK”?明明英国缩写跟搞笑视频八竿子打不着,怎么突然全网都在刷这三个字母?昨天我表弟还问我”UK是不是英国人在搞事”,结果今天看到连广场舞大妈视频下面都有人在刷,这波操作真的把我看懵了。
刚开始我也以为是新出的国家代号梗,直到刷到十几个视频才摸清门道。原来这根本不是英文缩写梗,而是最近突然爆火的土味情话套路!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个月底,有个广西老哥在直播连麦时说了句”U看我的眼神像不像在KFC”,结果被网友空耳成了”UK”,就这么阴差阳错地火起来了。
现在抖音上主要有三种”UK”玩法: 1. 土味情话接龙:评论区经常能看到”UK是我想带你去的地方”,其实是”U K(你可以)跟我走吗”的谐音梗 2. 表白暗号:小年轻们把聊天记录里的”U K”截出来,配上《七里香》BGM做成卡点视频 3. 整活专用:美食博主拍啃鸡腿视频会故意打上#UK#标签,因为”啃”的拼音首字母也是K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梗既没明星带流量也没官方推活动,怎么就突然爆了?我观察了三天数据发现,关键在三个时间节点。6月15日有个叫”阿强爱跳舞”的账号发了条”UK手势舞”视频,把手指比划成U和K形状,这条视频现在点赞破百万了。接着6月20日,几个影视剪辑号把《泰坦尼克号》里杰克说”U jump I jump”的片段重新配音成”U K I K”,直接带起二创热潮。到上周,连海底捞服务员都在给客人比划UK手势,可见传播力多恐怖。
最近总有人私信问我:”看到别人都在刷UK,我要不要跟风?”我的建议是分三种情况: – 如果是做情感类账号,可以蹭热点拍点创意情话 – 搞笑类博主建议玩谐音梗,比如拍假装在英国街头说”这里不是UK是U可以K歌” – 普通用户刷到相关视频,点个爱心或者发个”UKSZD(U看是真的)”就行
不过要注意别踩这些坑!昨天看到有妹子在宠物视频下刷”UK=有矿”,结果被网友怼”玩梗也要看场合”。还有人在官方新闻底下乱刷UK被举报封号,这就得不偿失了。记住这三个原则:不在严肃内容下玩梗、不恶意@他人、不带节奏引战,基本就能安全上车。
现在最魔性的是这个梗已经开始变异了。前天刷到个东北老铁的视频,把UK解释成”U可以磕(CP)”,评论区立马分成”磕学家”和”情话党”两派吵得不可开交。更离谱的是有个教培机构拿UK当招生暗号,广告词写成”UK=优课,报班立减500″,这波商业转化我是服气的。
个人觉得这个梗能火到现在,主要是踩中了三个爆点:发音简单易记、互动性强、适配各种二创。不过按照抖音的梗生命周期推算,估计再过两周就会被新梗取代。所以想玩趁早,但千万别为了蹭热度硬拗,毕竟自然流露的玩梗才是最高境界。最近我刷到最绝的一条是外卖小哥在送货单备注栏写”UK=优先进厨房”,这脑洞我给满分!
本站文章由SEO技术博客撰稿人原创,作者:阿君创作,如若转载请注明原文及出处:https://www.ainiseo.com/hosting/3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