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经常看到华为手机测评博主在说”记得加tag”、”标签影响流量”,评论区总有人问”加华为tag到底有啥用啊?”。说实话,最开始我也纳闷——不就是几个井号后面跟着关键词吗?直到上个月我发的Mate60开箱视频突然爆了,这才发现门道还真不少。
先说说什么是华为tag。简单理解就是在社交平台发内容时,手动添加类似#华为nova12#、#鸿蒙4.0#这样的关键词组合。刚开始我以为这就是方便别人搜索的标记,后来才发现系统算法真的会把这些标签当重要参数。
记得有个做数码自媒体的朋友跟我讲,他在B站做过实验。同样的Pura70体验视频,带#华为人像模式#标签的比不带标签的播放量高3倍。更绝的是,他故意在标签里写错别字#华为人像模试#,结果流量直接腰斩。这说明什么?平台算法不仅认标签,还认准确性。
不过这里有个误区得提醒大家。很多人以为标签越多越好,拼命堆十几个关键词。有次我刷到个视频,标签栏密密麻麻写着#华为#MateX5#鸿蒙#麒麟芯片#卫星通话#5G#折叠屏#商务旗舰……结果评论区第一条就是”博主是卖手机壳的吧?”。你看,标签太多反而让观众抓不住重点。
那到底怎么用才有效?根据我这半年20多条爆款内容的经验,总结出三个关键点: 1. 主标签不超过3个,比如发P60视频用#华为P60#+#潜望长焦#+#XMAGE影像# 2. 标签要跟着热点走,鸿蒙4.1刚更新那周,带这个标签的内容推荐量涨了40% 3. 避免自创生僻词,有个朋友非要写#华为拍月亮神器#,结果搜索量还不如直接写#华为超级月亮#
上个月有件事特别有意思。我随手发了条”华为手机拍烟花技巧”,本来没指望有啥流量。结果因为带了#春节摄影大赛#和#华为流光快门#两个标签,三天涨了5万粉。更意外的是华为商城客服居然私信问我能不能授权视频当教学素材,这时候才真切感受到标签带来的长尾效应。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是不是玄学。我特意翻过华为开发者大会的资料,他们的技术白皮书里明确写着”内容标签会影响特征向量计算”。简单说就是算法会根据标签快速匹配用户兴趣,比如经常搜索#麒麟9000s#的人,更容易看到带这个标签的新内容。
不过话说回来,千万别把标签当流量密码。见过不少博主内容质量稀烂,光靠堆热门标签骗点击,结果被平台判定”诱导推荐”直接限流。就像我同事老张,非要给荣耀手机视频加#华为MateX5#标签,现在账号还在小黑屋关着呢。
最近还发现个新趋势。自从华为官方的”我的华为”APP上线话题广场后,带官方活动标签的内容会有额外曝光奖励。比如前阵子的#HarmonyOS主题大赛#,参与用户不仅能上推荐页,优秀作品还能同步到华为线下体验店大屏展示。这种官方背书带来的流量,可比普通标签实在多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华为tag到底有没有用?我的看法是:在内容优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标签就像给视频装了个精准导航。它能帮你避开信息洪流,直达目标用户,但千万别指望靠几个井号就能躺着涨粉。毕竟决定内容生命力的,永远是实实在在的干货价值。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最近#华为星闪#、#华为智能眼镜2#这些新标签开始冒头,估计下半年会是流量风口。不过具体怎么玩转标签,咱们还是得跟着平台规则走。毕竟算法这东西,可比女朋友的心思难琢磨多了!
本站文章由SEO技术博客撰稿人原创,作者:阿君创作,如若转载请注明原文及出处:https://www.ainiseo.com/hosting/2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