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洪永老师|道家四大智慧思想

2天前 (03-30 20:54)阅读8
cckaoshanhuanbao
cckaoshanhuanbao
  • 总版主
  • 发消息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690
  • 级别网站编辑
  • 主题138
  • 回复0
楼主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道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道家思想更多体现在作家的文化精神和人生观念中。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自然无为思想,和庄子“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自然人生观念,都深刻影响了一代作家以及他们的文学创作。

老子《道德经》曰:“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老子看来,道是可遵循的抽象运动法则,但又不是恒定不变的抽象运动规律。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名称,是事物面貌的反映,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据此可知,没有名称是天地形成的本源;有名称是区别万物的基础。因此,人类常常假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通过具象之“有”来达到认识微妙的道。这种神秘而深邃的理论,是各种学说的基础。

1.jpg

“执雌持下”是黄帝的主要思想之一,他崇尚雌性柔和、处人之下的思想。此思想被老子继承,发展为“不争、尚柔”,成为了道家的基本思想。

老子作为周朝守藏室史,遍览先贤留下来的著名典籍,继承先贤们的智慧思想,写出了著名的《道德经》一书,开始形成了中国道家思想。

在南北朝以前,以黄帝老子思想为主的黄老学派是道家的主流学派。南北朝以后,以老子庄子思想为主的老庄学派,取代黄老学派成为道家的主流学派。

一,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的主要思想是因天循道、清静无为、守雌用雄等。

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如汉唐元明清等,在其鼎盛的时候治国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他们表面上也在提倡儒家仁义礼的思想,但实际上大多使用道家的黄老思想来治国。比如汉朝的皇帝刘恒,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使国家达到了鼎盛。

道家的黄老治国思想讲的就是要给百姓减赋税,减劳役,减兵役,减刑罚,减少百姓的负担。我国古代的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初期往往都是使用这样的政策。

因为这些朝代建立之前都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战乱,造成民不聊生,国内各个方面极其疲惫。这时采用道家的黄老思想,给百姓减赋税、减劳役、减兵役、减刑罚,使国家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样国家就可以重新发展繁荣起来。

老子

1.jpg

二,清静无为

老子的核心思想和道家的核心思想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清静无为。清静指的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清心寡欲,就是人很少追求或者不追求金钱地位,这时心里就是最清静的。如果没有名利地位之心自然就不会有什么作为,这就是“无为”。

有些人认为,无为是按照规律做事,是不妄为。但按照规律做事还是有为的,怎么能称为是“无为”呢?只有没有作为才能称为“无为”。

把“无为”解释为按照规律做事、不妄为,是一种接近于“无为”本意的理解,这样理解也可以。但是,不作为才是“无为”的真正本义。

什么样人才能达到不作为呢?只有那些把人生和社会中的道理悟透的大智慧者,把心中的目标完全实现,对生活已经感到满足的人,才能达到不作为。

三,庖丁解牛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基本思想,并且给予丰富和发展。

庄子

1.jpg

老子在自己的《道德经》中用叙述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而庄子的著作《庄子》中采用200多个寓言故事来说明自己的哲理,所以《庄子》比《道德经》更易懂一些。

庄子的《养生主》这篇文章,是庄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反映了庄子的养生思想。

庖丁是一个有很多年杀牛经验的厨师,牛身体内部的结构已经掌握得很熟悉了。庖丁在杀牛和分解牛过程中所用的刀,只走骨头和筋之间的柔软地方,并不用刀直接砍牛的骨头和筋。所以他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刀刃还保存得非常完好,好像在磨石上新磨出来的一样。而一般的厨师因为经常用刀砍骨头和筋,只用了一年刀就已经卷刃了,只能换一把新刀。

庖丁解牛

1.jpg

同样是做杀牛这个活儿,庖丁的做法就符合道家“不争尚柔”的思想,使自己的工作又轻松,刀也不受损伤。

而一般的厨师因为没有掌握牛体内的结构,总是用刀砍骨刀和筋,使自己工作很劳累,刀也受到很大损伤。

庄子认为,养生的道理和庖丁解牛的道理是一样的。善于养生的人在社会上处世也是像庖丁解牛一样,不硬碰硬,走柔软的地方。结果自己又轻松又不受伤害,所以做到了健康和长寿。

庖丁解牛的故事也表现出了道家“不争、尚柔”做事思想的智慧。

四,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的主要思想可以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这句话来代表:“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句话意思是,至人不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真正的神人一生都没有功劳,真正的圣人一生都没有名气。

庄子认为,孔子就是一个至人。孔子一生多数时间都是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一直在教徒弟做学问和为天下的太平着想,而不是为自己赚更多的财富过上富贵的生活。像孔子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至人。


0
收藏0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甚至可能并非原创,如遇未经考证信息需持审慎态度。若有疑问,可联系本站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ainiseo.com/bbs/14344.html